首頁 ? 農化服務 ? 作物營養方案 ? 糧食作物
作物營養方案 效果展示 下載中心 專家團隊

小麥

2019-03-18 10:26:25 點擊數:

1、營養特性

    小麥營養生長階段包括出苗、分蘗、越冬、返青、起身和拔節,此階段施肥目標主要是促分蘗和增穗;生殖生長階段包括孕穗、抽穗、開花、灌漿和成熟,該階段施肥目標則是增粒重為主。

2、需肥特性

    在小麥的整個生育期,需要氮、磷、鉀數量及比例,因土壤、氣候、品種及種植方式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差異。畝產500~600kg,需施氮(N)12~14kg、磷(P2O5)6~8kg、鉀(K2O)4~5kg。

    冬小麥有兩個吸氮高峰,首先是從分蘗到越冬,吸收量占總量20%~25%左右,適量的氮素有助于增加冬前的有效分蘗數和總穗數;另一個時期從拔節到孕穗,吸收量占總量30%~40%左右,是決定麥穗大小和穗粒重的關鍵時期;對磷、鉀的吸收,在拔節到開花階段吸收達到高峰,其中吸磷、鉀量分別占總吸收量40%和50%左右。

    特別小麥對鋅、錳、硼、鉬較為敏感。缺鋅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和籽粒鋅品質;缺錳時植株葉片和莖呈暗綠色,葉脈失綠,對葉和莖影響較大;缺硼導致植株發育推遲,雌雄蕊發育不良,造成小麥不能正常授粉、結實,影響產量;缺鉬時,葉色變淡,沿葉脈平行出現細小的黃白斑點,并逐漸地連成線狀或片狀,最后使葉片的前部干枯。

(摘自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)

3、施肥技術

    基肥:推薦施用高氮高磷型專用配方肥(25-13-7、25-10-5),每畝施40~50kg。

    追肥:針對產量要求較高的區域,對于長勢健壯、群體合理的可推遲到拔節期畝追施尿素10~20 kg或高氮高磷型專用配方肥10~15kg;對于麥苗長勢弱、群體過小的可適當提前追肥,在返青期結合澆灌畝追施尿素5~8kg。

    可溝施或撒施,溝施應注意肥料和種子分離,至少保持8~10cm間距,以防燒種燒苗;撒施需結合耕地翻入土內。

鄂ICP備11015157號-1 2018 湖北宜施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
地址: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化工園  

服務熱線:400-886-9488 技術支持:湖北紅點互動

欧美精品九九99久久在免费线